合約橋牌起源與發展:歐洲古老紙牌遊戲的現代演變

合約橋牌起源與發展:歐洲古老紙牌遊戲的現代演變

國際橋牌起源於16世紀的歐洲,經過多次演變,最終成為今日廣為流行的「合約橋牌」。此紙牌遊戲以四人對局、兩組伙伴競爭為核心,透過精密的競叫與出牌策略來奪取勝利。不僅講究合作默契,計分方式更具挑戰性,讓玩家在追求高分的同時,體驗驚險與智慧的對決。如果你對橋牌的發展歷史及競技細節感興趣,快來發樂娛樂城深入了解這款高雅的紙牌遊戲吧!

國際橋牌(合約橋牌)的歷史可以追溯至16世紀,當時歐洲流行一種名為「凱旋」(Triumph)的撲克牌遊戲。這款遊戲隨著時間演變,並在18世紀中期經俄羅斯從依斯坦堡傳入英國。當時,這款改良後的遊戲被稱作Biritch,但由於「凱旋」已經衍生出多種不同玩法的Whist,這款新遊戲便被稱為「Russian Whist」。英國人在進一步改造後,將其名稱簡化為「Bridge」,也就是今天橋牌的前身。然而,這仍不是當今通行的橋牌模式,為了區別於現代橋牌,這種玩法如今稱作「Bridge-Whist」或「Straight Bridge」。

合約橋牌的誕生

1904年,競叫橋牌(Auction Bridge)問世,並逐漸普及。1925年,美國人Harold S. Vanderbilt在一艘名為Finlandia的遊輪上創立了今天通行的橋牌計分制度(除了無王牌的35分以外)。他創造了如今的「定約橋牌」(Contract Bridge),也就是現今全球廣泛流行的橋牌。

橋牌的簡介與規則

橋牌是一款具有高度知名度和地位的紙牌遊戲,標準人數為四人,使用52張紙牌,每人分得13張。遊戲的目標是與對家合作,爭取最高分數。兩人為一隊,競爭對手是另一組兩人。

遊戲的競叫與出牌規則

橋牌中的紙牌大小順序為Ace最大,依次是K、Q、J、10、9…直到最小的2。王牌在所有花色中地位最高。競叫從數字開始,範圍從1到7,1表示目標為奪得七戰,7表示需要奪下全部13戰。競叫順序依次進行,後叫者必須叫得比前一位更高,否則只能棄權。

發牌從第一局的北家開始,順時針發牌,直到每人持有13張。第二局則由東家開始發牌,如此類推。每局由競叫勝出的花色作為王牌,最終叫得最大花色的玩家成為莊家,而他的對家則成為夢家。

計分制度與策略

橋牌的計分分為「正分」和「副分」。正分記錄合約成功後的得分,副分則包含所有額外得分。每個隊伍需完成兩個game以贏得一個rubber。成局後的罰分和獎分會相應提高,而獲得rubber後的隊伍將重新進入無身價狀態。

此外,還有雙倍(Double)與再雙倍(ReDouble)的競叫選項,這會使得分數成倍增長,但不影響莊家的決定。當競叫結束,出牌者按順序打出手中的牌,並根據每輪的出牌情況決定哪方奪得戙數。

地方規矩與特別加分

地方規矩中,若玩家手持A、K、Q、J、10,則可獲得150副分;若持有其中四張,則可得100副分。無王牌牌局中,若手持四張Ace,也可獲150副分。這些附加分數需在牌局結束後計算。

國際橋牌作為一款集技術與策略於一體的紙牌遊戲,發樂娛樂城擁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計分系統,是紙牌遊戲中的經典之一。

分享給朋友

閱讀更多

你可能也想看

文章目錄

目錄

更多文章

文章